甸服
成語(Idiom):甸服(diàn fú)
發音(Pronunciation):diàn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封建王朝時代的朝廷官員,特指地方官員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甸服一詞源于古代封建王朝時期,指地方官員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在古代中國,中央政府設立地方官員,以維持統治秩序。這些地方官員需要服從中央政府的指令,執行各項政策和法令。因此,甸服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地方官員服從中央政府的態度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甸服一詞常用于形容地方官員服從上級領導,沒有獨立思考和行動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個人或組織在某種權威或規則下完全服從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甸服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四年》中,記載了齊國大夫甸鄙服從齊宣王的命令,不敢違抗的故事。這個故事成為了甸服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甸服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別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甸服官員,從不違背上級領導的指示。
2. 這個組織的成員都是甸服式的,沒有自己的主張和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甸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地方官員戴著官帽、穿著朝廷制服,恭敬地站在中央政府官員面前,表示自己的服從和忠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地方官員的角色,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甸服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學校的甸服,我們要聽從老師的教導。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甸服,我要幫助同學們維護秩序。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對人民負責,而不是成為甸服。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只是甸服地服從教授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