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慄
成語(Idiom):祗慄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恐懼害怕,心里發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祗慄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祗(zhī)是指單薄、纖細的意思,慄(lì)是指戰栗、發抖的意思。合在一起,祗慄形容一個人在極度恐懼或驚慌中,心里發冷,全身戰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祗慄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在面臨巨大恐懼或驚慌時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恐怖電影中看到嚇人的場景時的反應,或者形容某人在遭遇到危險或驚險事件時的心理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樣一段故事:項羽在巨鹿之戰中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陷入絕境。當時項羽的心情非常沮喪,感到背水一戰。他的朋友范增前來勸慰他,告訴他劉邦的軍隊已經疲憊不堪,而項羽的軍隊還是精銳之師,只要堅持下去,勝利就在眼前。但是項羽卻因為恐懼而拒絕了范增的建議,他說:“我已經祗慄了。”意思是他已經恐懼到了極點,無法再堅持下去。從此以后,“祗慄”就成為了一個形容極度恐懼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祗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那個恐怖的故事后,整個人都祗慄了。
2. 在那次車禍中,她祗慄地看著車子沖向她的方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遇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情境,感覺到全身發抖、心里發冷的感覺,這樣就能夠理解和記憶“祗慄”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祗慄”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驚慄”、“心慄”等,來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看到了一只大蜘蛛,嚇得祗慄了。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電影院里看到了一部恐怖電影,感覺祗慄得無法動彈。
3. 高中生(16-18歲):在考試前一天晚上,他心里充滿了祗慄,擔心自己會考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