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玉虛觀
發音(Pronunciation):yù xū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境超然,不受外界誘惑干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虛,古代傳說中的仙境,虛指虛無飄渺。觀指道教的宮觀。玉虛觀形容人的心境高潔,超脫塵世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褒義場合,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靈純凈,超脫塵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玉虛觀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拾玉鐲》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王仁的人,他因為善良而被授予了玉虛觀的稱號。故事通過玉虛觀的象征意義,強調了王仁的高尚品德和超凡心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玉虛觀”三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心境超然,真是個玉虛觀。
2. 她的心靈純凈,仿佛是從玉虛觀里走出來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虛觀”這個成語與仙境相聯想,想象一個純凈、美麗、超然的仙境,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道教文化和傳說,了解其他與仙境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是我們班級的玉虛觀,總是幫助別人,從不計較回報。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向玉虛觀看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3. 高中生:他的心境超然,像玉虛觀里的仙人一樣,讓人佩服。
4. 大學生: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能保持玉虛觀的心境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