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罰
成語(Idiom):軼罰(yì fá)
發音(Pronunciation):yì f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超過一般懲罰的罰款或處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軼,超過;罰,懲罰。軼罰表示超過一般懲罰的罰款或處罰。它強調了罰款或處罰的程度超出了常規,是一種比較嚴厲的懲罰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軼罰常用于描述某人因犯罪、違法或違規行為而受到的嚴厲懲罰。可以用于法律、社會、教育等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軼罰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司法制度。在古代,法律對于犯罪行為有著嚴格的規定,一些嚴重的罪行會被處以超過一般懲罰的罰款或處罰。軼罰就是形容這種超過一般懲罰的罰款或處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軼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第一個字“軼”表示超過,第二個字“罰”表示懲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貪污受到了軼罰。
2. 這個公司因為違法行為而被軼罰了重罰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軼罰”與“超過懲罰”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超過一般懲罰的罰款或處罰,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法律、罰款、處罰相關的成語,如“罰不當罪”、“罰金”等,可以加深對軼罰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因為作弊在考試中受到了軼罰。
2. 初中生(12-15歲):那個學生因為遲到被軼罰了掃校園。
3. 高中生(15-18歲):他因為打架而受到了軼罰,被停學一周。
4. 大學生(18-22歲):他因為在宿舍抽煙而被軼罰,被罰款500元。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語“軼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