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
成語(Idiom):拐子 (guǎi zi)
發音(Pronunciation):guǎi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拐子是一個用于形容行為狡詐、陰險的人的成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拐子源自于民間故事,指的是那些行為詭計多端、心機深沉的人。用來形容某人心胸狹窄,處事陰險狡詐,經常玩弄別人于股掌之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拐子常用于貶義,形容某人的行為不光明正大,陰謀詭計多端。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狡猾、狡詐、陰險等負面特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拐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民間故事。拐子在故事中常常被描繪為一個利用詭計欺騙別人的人物形象。這個成語通過故事的傳承,成為了形容人心機深沉、行為陰險的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拐子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其中形容詞“拐”表示狡詐、陰險,名詞“子”表示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真正的拐子,總是設下陷阱陷害別人。
2. 這個人看似和藹可親,實際上是個心機深沉的拐子。
3. 小李的拐子本性被人揭穿后,大家都對他產生了懷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穿著黑色斗篷、戴著帽子的人,臉上帶著一絲陰險的笑容,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拐子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描述人行為特點的成語,如“狡兔三窟”、“狼子野心”等,可以幫助擴展對人性格特點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個拐子,經常欺負我們。
2. 初中生(12-15歲):那個同學太拐子了,總是玩弄別人的感情。
3. 高中生(15-18歲):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真是個拐子。
4. 大學生(18歲以上):在職場上,有些人為了升職加薪,會變得非常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