贓汙
成語(Idiom):贓汙(zāng wū)
發音(Pronunciation):zāng w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污、受賄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贓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贓”指非法所得的財物,“汙”指污穢、不潔。贓汙一詞強調了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財物的不道德性和不合法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贓汙一詞常用于描述官員、商人等通過受賄、貪污等方式獲取財物的情況。它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不要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以及提醒人們遠離貪污腐敗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贓汙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據記載,贓汙最初是指貪官污吏貪污受賄的行為。后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非法獲取財物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贓汙是一個二字成語,由“贓”和“汙”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因為贓汙被判刑十年。
2. 他通過贓汙手段獲取了大量財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贓汙兩個字的讀音與“臟污”進行聯想,強調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財物是不道德和不合法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贓汙相關的成語,如“貪污狼藉”、“受賄行賄”等,可以進一步加深對貪污受賄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7-12歲):他因為贓汙被警察逮捕了。
- 初中生(13-15歲):我們應該遠離贓汙的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 高中生(16-18歲):這個官員利用贓汙手段獲取了大量財富,損害了社會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