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烏
基本解釋
周武王 伐 紂 前二年曾東觀兵于 盟津 。相傳其渡 河 后,“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事見《史記·周本紀》。后因以“火烏”代指 周 朝的國祚。 唐 李賀 《白虎行》:“火烏日暗崩騰云, 秦王 虎視蒼生羣。”
成語(Idiom):火烏
發音(Pronunciation):huǒ w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火焰熊熊燃燒的烏鴉,形容烈火熊熊、燃燒兇猛的場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烏是由“火”和“烏”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火指烈火,烏指烏鴉。火烏形容火焰熊熊燃燒的烏鴉,意味著火勢猛烈、燃燒兇猛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火烏多用于形容火勢猛烈、燃燒兇猛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大火、烈火、燃燒等情景,也可以用來比喻某種情緒或力量的強烈表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火烏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燕子捕魚》。故事中,有一只聰明的烏鴉發現了燕子用火點燃木棍捕魚的方法,并學會了這個技巧。烏鴉在學會之后,便用火點燃了整個森林,造成了大火。這個故事中的烏鴉被形容為“火烏”,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烏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一個名詞“火”和一個名詞“烏”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森林里的火烏沖天而起,整個山脈都被火焰吞噬了。
2. 他的怒火如同火烏一般,兇猛而熾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火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烏鴉站在熊熊燃燒的大火前,火焰圍繞著它,形成一個火烏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火相關的成語,例如“火燒眉毛”、“火上澆油”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火燒起來像火烏一樣,非常可怕。
2. 初中生:他的怒火如同火烏一般,讓人不敢接近。
3. 高中生:在烈日下,整個沙漠變成了一片火烏的海洋。
4. 大學生:那場火災中,整個建筑物被火烏吞噬,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