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功
基本解釋
[釋義]
(動)登記功績,表示獎勵。
[構成]
動賓式:記|功
[例句]
他已被記功無數次了。(作謂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cite sb. for meritorious service; record a merit
詳細解釋
◎ 記功 jìgōng
(1) [record a merit;cite sb. for a meritous service]∶記錄功績,以示獎勵
記功一次
(2) [memory]∶記憶能力
(1).記錄功績。《書·洛誥》:“今王即命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 孔 傳:“今王就行王命於 洛邑 曰:‘當記人之功,尊人亦當用功大小為序,有大功則列大祀。’”《魏書·太祖紀》:“於 棝楊塞 北,樹碑記功。” 唐 李翰 《難進論》:“夫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頌德記功,易以藻飾,閑邪介疾,或犯忌諱。”
(2).強記的功夫。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羅友 ﹞為人有記功,從 桓宣武 平 蜀 ,按行 蜀 城闕觀宇,內外道陌廣狹,植種果竹多少,皆默記之。后…… 宣武 驗以 蜀 城闕簿,皆如其言,坐者嘆服。”
成語(Idiom):記功(jì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jì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記住功績,將功勞記在心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功是一個動詞短語,指將功勞、功績記錄在心中,不忘記自己的成就和貢獻。它強調了對個人或集體的努力和成就的認可和珍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對個人或團隊的成就和貢獻的肯定和鼓勵。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的認可,也可以用來鼓勵自己在面對困難時繼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功一詞最早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故記功,必有所歸。”這句話的意思是,記錄功勞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歸屬。后來,人們將“記功”引申為將功績記在心中,不忘記自己的成就和貢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記功,對自己的成就非常自豪。
2. 這個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應該記功,因為他們共同努力取得了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一本厚厚的功勛冊子上記錄著自己的成就和貢獻,將這些功績記在心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成就、功績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學習。例如:“功成名就”、“功德無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班上得了第一名,我要記功,繼續努力!
2. 初中生(14歲):我們班在校運動會上獲得了團體總冠軍,這是我們共同的記功。
3. 高中生(17歲):我在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這是我多年的努力的記功。
4. 大學生(20歲):我在實習期間完成了一項重要的項目,這是我實踐能力的記功。
5. 成年人(30歲):我在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業績,這是我多年努力的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