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意
基本解釋
山的情態。 唐 杜甫 《小至》詩:“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金 元好問 《山居》詩:“野陰添晚重,山意向秋多。” 郁達夫 《浙東景物紀略·爛柯紀夢》:“云煙縹緲,山意悠閑。”
成語(Idiom):山意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境深遠、意境高遠,具有山的氣勢和情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意是由名詞“山”和名詞“意”組成的成語。它用來形容人的心境深遠、意境高遠,具有山的氣勢和情趣。山是高大、莊嚴的象征,意指心中的思考、情感和境界。這個成語通過將山與意結合,形象地描述了人的心境和情感的升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意常用于文學作品、詩歌、書信等藝術表達中。它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思考和情感的高遠,表達人對生活、世界的深刻思考和領悟。也可以用來形容景色、藝術作品等具有深遠意義和高遠境界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文學作品。在唐代的詩詞中,經常出現“山”和“意”相連的表達,如“山中有意,水中有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表達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山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山意,給人一種高遠和深遠的感覺。
2. 這幅山水畫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也蘊含了藝術家的山意。
3. 那位詩人的詩歌充滿了山意,讀起來讓人心曠神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山意”與高山和深遠的意義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巔,俯瞰四周,感受到心境的高遠和意境的深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山相關的成語和詩詞,如“山高水長”、“山清水秀”等,以加深對山意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山上看到了很多美麗的花朵,心里充滿了山意。
2. 初中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山意的追求。
3. 高中生:這幅山水畫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色彩,展現了山的壯麗和藝術家的山意。
4. 大學生:我們要有山意,不斷追求內心的高遠和意境的深遠,努力創造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