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卻
成語(Idiom):峻卻(jùn què)
發音(Pronunciation):jùn q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嚴峻,言辭剛強,不留余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峻卻是由“峻”和“卻”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峻,表示形勢嚴峻、態度嚴厲;卻,表示拒絕、不留余地。峻卻形容態度嚴峻,言辭剛強,不留余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峻卻常用于形容人的態度堅決,毫不妥協,不容置疑??梢杂脕硇稳輫烂C的警告、斷然的回絕、果斷的決策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峻卻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史·劉裕傳》中,用來形容劉裕的態度嚴厲,果斷而又不留余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峻卻屬于形容詞短語類成語,由形容詞“峻”和動詞“卻”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態度峻卻,一言不發。
2. 領導對他的錯誤做法進行了峻卻的批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峻卻”與“堅決拒絕”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態度嚴厲地拒絕別人的請求,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峻厲”、“嚴詞拒絕”等,以擴大對嚴厲態度的描述詞匯的掌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對不認真完成作業的同學進行了峻卻的批評。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不法行為,警察會采取峻卻的態度進行處理。
3. 高中生(16-18歲):在面試時,應該保持自信,但不要過于峻卻。
4. 大學生(19-22歲):面對挑戰,我們應該峻卻地面對,不畏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