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犯
基本解釋
◎ 入犯 rùfàn
[invade;intrude;make inroads] 侵犯,騷擾國境
詳細解釋
(1).入侵;進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列朝·陪臣飛魚服》:“至 嘉靖 間,遂啟 倭 賊入犯之禍。”
(2).侵入。《宋史·天文志三》:“流星犯之,外國使來;入犯左角,兵起。”
成語(Idiom):入犯(rù fàn)
發音(Pronunciation):rù f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侵犯、進攻、入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入犯是一個動詞短語,用來形容侵犯、進攻或入侵。它常常用來表示敵人進攻或侵犯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方面的侵犯,如言論入犯、隱私入犯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入犯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戰爭、沖突、侵略等場景。它也可以用于描述言論、隱私、權益等被侵犯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使用入犯來形容某個人侵犯了我們的個人空間、隱私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入犯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爭時期。在古代,入犯一詞常用于形容敵人進攻或侵略的行為。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擴展到其他方面的侵犯,成為一個通用的形容詞短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入犯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入”和“犯”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敵軍入犯,我軍奮起抵抗。
2. 他的言論入犯了我的尊嚴。
3. 這家公司入犯了我的隱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入犯這個成語與敵人入侵的場景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另外,可以嘗試構建與入犯相關的故事或情境,加深對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入犯這個成語,還有許多與侵犯相關的成語,如侵略、侵害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的使用方法和區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敵人入犯了我們的國土。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言論入犯了我的權益。
3. 高中生(16-18歲):這家公司入犯了我的隱私。
4. 大學生及以上:政府部門入犯了市民的隱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