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諾
基本解釋
古代地方長官對下屬意見簽署表示同意,稱為“主諾”。 唐 陳子昂 《為資州鄭使君讓官表》:“坐嘯徒積,主諾空慙。” 唐 張說 《出湖寄趙冬曦》詩之二:“ 湘浦 未賜環, 荊門 猶主諾。”
成語(Idiom):主諾
發音(Pronunciation):zhǔ n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主動承諾并堅守諾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主諾是由“主”和“諾”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主”表示主動,主動地承擔責任或作出承諾;“諾”表示諾言,即許下的承諾。主諾的含義是指主動承諾并且能夠堅守自己的諾言,充分展現了一個人言出必行、信守承諾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主諾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言行一致,能夠信守承諾的品質。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當我們需要強調一個人對自己的承諾能夠真正付諸行動時,可以使用主諾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主諾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楚國。據說,楚國有個叫孟嘗君的官員,他非常善于言辭,經常承諾要為百姓做很多好事。然而,他卻很少能夠兌現自己的承諾,讓人們對他失望不已。后來,楚國有位叫屈原的賢士,他在楚國大臣面前提到了主諾這個成語,意思是一個人應該言出必行、信守承諾。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主諾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諾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主諾的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能夠言出必行。
2. 我們應該向那些主諾的人學習,做到言行一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主諾這個成語與“主動承諾”這個含義聯系起來。將“主動承諾”與“主諾”這兩個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主諾相關的成語,如“言而有信”、“守信用”等。這些成語都強調了一個人言出必行、信守承諾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會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中學,這是我主諾的事情。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會帶領全班同學參加社區義工活動,我會主諾完成任務。
3. 高中生:我承諾會好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為高考做好充分準備,這是我主諾的決心。
4. 大學生:我會按時完成論文并參加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證明我主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