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路
基本解釋
指還鄉之路。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世隆讓封公表》:“還軸歸驂,再踐鄉路。” 唐 歐陽詹 《蜀中將回留辭韋相公》詩:“明晨首鄉路,迢遞孤飛翼。” 清 納蘭性德 《采桑子·九日》詞:“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成語(Idiom):鄉路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離開家鄉,遠離熟悉的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鄉路是由“鄉”和“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鄉指的是家鄉,路指的是道路。鄉路的意思是離開家鄉,踏上陌生的道路。它常用來形容離開熟悉的環境,進入陌生的領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鄉路常用于形容一個人離開熟悉的地方,進入陌生的環境。比如,一個人離開家鄉去遠方求學、工作或旅行,就可以用鄉路來形容他的經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鄉路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詞。在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有一句“鄉路難行夜,歸舟戀曉潮”,意思是說在夜晚鄉間的道路不好行走,回家的船只渴望著天亮的潮水。后來,人們將“鄉路難行”這句詩中的“鄉路”作為成語使用,表示離開熟悉的環境的艱難和不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鄉路是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的,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離開家鄉去外地上大學,踏上了一條陌生的鄉路。
2. 在鄉路上,他遇到了許多困難,但他從不放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鄉路”與離開家鄉、踏上陌生的道路這一意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鄉愁”、“鄉音”等,了解更多與鄉村、家鄉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地旅游,踏上了一條陌生的鄉路。
2. 初中生:我離開了熟悉的小學,進入了陌生的初中,開始了一段新的鄉路。
3. 高中生:我參加了一個志愿者活動,離開了家鄉,去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踏上了一條陌生的鄉路。
4. 大學生:我離開了家鄉去外地讀大學,開始了新的生活,走上了一條陌生的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