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源學派
基本解釋
北宋 邵雍 學派。 雍 以皇極數證古今治亂,后言圖書象數者多宗其說。世以 雍 居 蘇門山 百源 之上,故稱“百源學派”。參閱 清 黃宗羲 《宋元學案》卷九、卷十。
成語(Idiom):百源學派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yuán xué p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學術或思想觀點來源廣泛、多元化的學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源學派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學術或思想觀點來源廣泛、多元化的學派。它強調學派的觀點、理論或方法來自于不同的源頭,兼收并蓄,形成了獨特的學術體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百源學派常用于描述學術界或思想領域中的學派,特別是那些吸收了不同學派的觀點、理論或方法的學派。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學派的學術研究方法靈活多樣,來源廣泛,具有較高的學術綜合性和創新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百源學派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百”、“源”和“學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學派在研究方法上屬于百源學派,吸收了西方和本土的多種學術觀點。
2. 他的學術成就得益于百源學派的思維方式,能夠從不同的學術領域中汲取靈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百源學派”拆分為“百源”和“學派”來記憶。想象百源象征著多樣性和廣泛性,而學派代表著學術體系和觀點的集合。通過聯想這兩個詞,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學術領域中的多元化學派,比如文學、藝術、哲學等。探索這些學派的起源、發展和特點,加深對學派概念和多元學術觀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班上的學習方法各不相同,可以說是一個百源學派。
2. 初中生(13-15歲):在歷史課上,老師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有很多學派,其中就有百源學派。
3. 高中生(16-18歲):在研究生物學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領域也是一個百源學派,有很多不同的理論和研究方法。
4. 大學生(19-22歲):當代藝術領域的發展也是一個百源學派,各種不同的藝術流派和風格并存。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這個學術領域的發展是一個百源學派,吸納了來自不同學科的觀點和方法。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