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
成語(Idiom):西岐
發音(Pronunciation):xī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相互對立或互相排斥,不能相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西岐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兩個山神的名字,他們是兄弟關系,卻經常互相爭斗,導致不能和諧共處。因此,“西岐”成語用來形容事物之間的互相排斥、不能相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事物與事物之間的沖突、矛盾和對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中國有兩座山,一座叫做西山,一座叫做岐山。西山和岐山是兩個山神的居所,他們是兄弟關系。然而,由于性格不合,兩個山神經常爭斗,導致山間風雨交加、雷電交織,生靈涂炭。因此,人們用“西岐”來形容事物之間的互相排斥、不能相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西”和“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個人的性格真是西岐,總是爭吵不休。
2. 這兩種觀點完全西岐,無法達成共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西岐”聯想為兩座山,山上的山神經常爭斗,無法和諧共處。通過這個形象,可以更容易地記憶和理解“西岐”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和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水火不容”、“勢如水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和我的朋友之間沒有西岐,我們總是一起玩耍。
初中生:老師和學生之間出現了西岐,導致了很多矛盾和沖突。
高中生:政府和民眾之間存在著西岐,需要通過對話和協商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