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探頭縮腦
發音(Pronunciation):tàn tóu suō n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膽小怕事,不敢冒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個性膽小怕事,不敢冒險或冒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膽小怕事、不敢冒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中有一段描寫賈母家的小姐兒們玩耍的情節。賈母家的小姐兒們在游玩時,有一個人不敢探頭,只敢縮在人群后面。后來,人們就用“探頭縮腦”來形容膽小怕事、不敢冒險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探頭,縮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探頭縮腦的人,連最簡單的決策都不敢做。
2. 這個項目需要有冒險精神的人,不適合探頭縮腦的人參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在進行探險活動時,膽小怕事,只敢探出頭,不敢冒險,所以被稱為探頭縮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勇敢、冒險相關的成語,如“勇往直前”、“敢為人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不喜歡探頭縮腦的同學,他們總是不敢嘗試新的游戲。
2. 初中生(14歲):作為班長,我鼓勵同學們不要探頭縮腦,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3. 高中生(18歲):在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不能探頭縮腦,要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