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
基本解釋
[釋義]
(形)規矩老實,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守本分。
[構成]
動賓式:安|分
[例句]
不安分。(作謂語)安分的人。(作定語)
近義詞
守紀
反義詞
搗亂、非分
詳細解釋
◎ 安分 ānfèn
[be contented with one's lot;be law-abiding] 守規矩;安于本分
規矩老實,守本分。 唐 白居易 《詠拙》詩:“以此自安分,雖窮每欣欣。”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倒不如咱家安分,向深山將姓名隱。”《紅樓夢》第二五回:“你安分些罷,何苦討人厭。” 巴金 《月夜》:“他想,他是一個安分的人,人家為什么要把他抓去。”
成語(Idiom):安分(ān fèn)
發音(Pronunciation):ān f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地安定,不貪圖外物,不好高騖遠,安于現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分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安指安定、平靜,分指分割、分離。安分一詞形容人心地安定,不貪求名利,不好高騖遠,滿足于現狀,不輕易追求更高的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安分一詞常用于教育場合,用來告誡學生要安心學習,不要浮躁不安,追求虛榮。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表示他心地平和,不好爭斗,不貪圖功名利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安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這篇文章中。文章中說,公孫丑曾經問孟子:“仁者安分而不爭,仁者安宅而不憂。這是什么意思呢?”孟子回答說:“安分就是不爭,不貪圖外物,安于現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安分的學生,從不追求虛榮。
2. 這個人很安分,一心只想過平凡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安”字與安定、平靜聯系在一起來記憶。將“分”字與分割、分離聯系在一起,表示不貪圖外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安分相關的成語,如安于現狀、安土重遷等。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反義詞語,如浮躁、不安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安分地聽課,不打擾別人。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安分地復習,不玩手機。
3. 高中生:我決定安分地等待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到來。
4. 大學生:雖然大家都很浮躁,但我希望能保持安分的心態,專心學習。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