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
成語(Idiom):朝議
發音(Pronunciation):cháo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朝廷的議事,也指政府的會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朝議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朝指的是朝廷,議指的是議事。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朝廷的議事,也可以指政府的會議。在古代,朝議是國家重大事務的決策過程,是國家政治的核心。朝議通常由君主主持,由文武官員參與討論,決策結果直接影響國家的政策和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朝議這個成語在現代的使用中,常用來形容政府會議或重要會議,尤其是決策性的會議。可以用來描述各級政府的會議、企業的高層會議、學術界的研討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朝議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制制度。在古代,朝廷是國家政治的中心,朝議是君主和官員們一起討論國家大事的重要場合。這個成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漢書·蕭相國傳》中的記載:“朝議無決,群臣皆怨。”意思是朝廷的會議沒有決策,所有的官員都感到不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朝議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的朝議決定了新的法律改革方案。
2. 政府高層的朝議持續了整整一天。
3. 他在朝議中發表了重要的講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古代的官員,參與朝廷的會議,討論國家大事。將這個場景與朝議這個詞語聯系在一起,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制,以及朝廷的組織結構和決策方式。也可以學習其他與政府會議相關的成語,如“內閣”、“政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說我們班級要開一個朝議,討論學校的新規定。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級的班長參加了學校的朝議,提出了一些建議。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決定開展一次全國性的朝議,討論國家的發展方向。
4. 大學生(19-22歲):學校的學生會要召開一次朝議,討論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