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具
基本解釋
齊全;完全具備。 漢 馬融 《長笛賦》:“ 夔 襄 比律, 子壄 協呂,十二畢具,黃鐘為主。” 清 張際亮 《上盧厚山宮保書》:“槳櫓并下,炮械畢具,其行迅速,其勢兇悍。” 子虛子 《湘事記·軍事》:“其草定章程,府中分為顧問室、秘書室、電報室、文牘室……擇人任職,畢具綱維。”
成語(Idiom):畢具
發音(Pronunciation):bì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全部工具、器具齊備,準備齊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畢具是由“畢”和“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畢,指全部、完全;具,指工具、器具。畢具形容工具、器具齊備,準備齊全,用來表示準備充分,沒有遺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畢具常用于形容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各種材料、工具、準備工作都已經準備好,沒有遺漏。可以用來形容各種準備工作,如準備會議、準備考試、準備演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畢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原文為“項王乃具盛漾之具,畢具固守,為方陣。”意思是項王準備了各種兵器、器械,完全準備好,并且嚴密守備,組成方陣。后來,畢具逐漸被引申為準備充分、齊全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畢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參加比賽前,將各種器械、用品都準備得畢具了。
2. 考試前,她把所有的筆、紙、參考書都準備得畢具,沒有遺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畢具與“必具”進行聯想,畢具表示準備齊全、沒有遺漏,是必須要具備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準備相關的成語,如“準備充分”、“備而不用”等,來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參加運動會前,我們把隊旗、隊服、隊歌都準備得畢具了。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把公式、筆記、習題都準備得畢具,希望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申請大學時,我準備了各種材料、推薦信、自薦信,確保準備畢具,提高錄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