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
基本解釋
◎ 存活 cúnhuó
(1) [survive]∶生存;保全生命
存活率
他受傷這么重,能存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2) [take shelter]∶存身
英文翻譯
1.survival
詳細解釋
(1).保全;養活;使活命。《后漢書·蓋勛傳》:“時人飢,相漁食, 勛 調穀稟之,先出家糧以率眾,存活者千餘人。”《魏書·西域傳·車師國》:“臣國自 無諱 所攻擊,經今八歲,人民饑荒,無以存活。賊今攻臣甚急,臣不能自全,遂捨國東奔,三分免一,即日已到 焉耆 東界。思歸天闕,幸垂賑救。”《朱子語類》卷一○六:“若更離間前妻之子,不存活他,定須痛治。”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三折:“兀那廝,你是那里人,姓甚名誰?説的是,我自有箇存活。若説的不是呵,小僂儸打下澗泉水,磨的刃鋒利,某親自下手也。”
(2).生存,活在世上。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或復齊死生,謂無異,以存活為徭役,以殂歿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億里矣,豈足耽玩哉!” 清 陳維崧 《瑞鶴仙·慈仁寺松》詞:“爾頭童齒豁,又短如 翁伯 ,小踰 臧紇 ,年高尚存活。” 魯迅 《野草·題辭》:“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
(3).猶過活;度日。 宋 司馬光 《賑贍流民札子》:“仰子細告諭:在京難以住泊,令速往近便豐熟州軍存活者。臣竊思之,如此處置,欲以為恤人之名、掩人耳目則可矣,其實恐有損無益。” 元 曾瑞 《喜春來·離愁》曲:“奴因寄恨招災禍,他為尋芳中網羅,柳嫌花妒百千合,成間闊,教俺怎存活?”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姑夫不知人,這兩日見了我,輕便是駡,重便是打。若是姑夫今日來家時,姑娘,你説一聲方便,我也好在家里存活。”
(4).猶言活計;營生。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你把解庫存活、草堂工課都躭閣,終日波波,白日休空過。”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二折:“往常時這 清風樓 前后屯合,到今日冷清清只一片空闊……平日地闖出這場禍,送的我倒枕著牀沒奈何,拆的來做不得存活。”
存活(Cún Huó)
發音(Cún H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繼續存在或生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在困境或危險中能夠保持生命或繼續存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惡劣的環境或困境中艱難地保持生存或繼續存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的《南史·卷十二·吳明徹傳》中。故事講述了吳明徹在戰亂中被俘并被送到北方的敵人處,他面對生活的困苦和殘酷,仍然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和意志,最終成功逃脫并返回故鄉。這個故事成為了“存活”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次地震中,他們奇跡般地存活了下來。
2. 這只受傷的小鳥雖然痛苦,但還是努力地想要存活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存活”這個成語與一個人在艱難環境中奮力生存的形象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存活”相關的成語,如“逢兇化吉”、“死里逃生”等,并學習它們的故事和用法,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在冬天,動物們要找到食物才能存活。
2. 初中生(12-15歲):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人在荒島上如何存活的故事。
3. 高中生(15-18歲):在經濟危機中,許多企業都難以存活下去。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項目的成功存活依賴于團隊的合作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