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惡
基本解釋
(1).五種壞處。《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小適大有五惡:説其罪戾,請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職貢,從其時命。”
(2).佛教語。謂犯殺、盜、淫、妄、酒五戒。《無量壽經》卷下:“處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
中醫謂五臟的五種禁忌。《素問·宣明五氣論》:“五藏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英文翻譯
1.【醫】aversion of five ZANG-organs(五臟所惡)
成語(Idiom):五惡(wǔ è)
發音(Pronunciation):wǔ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五種惡劣的行為或品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惡是指五種不良的行為或品德,包括盜竊、淫亂、殺人、妄語和妄行。這些行為違背了社會道德和法律法規,被視為惡劣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行為或品德十分惡劣,違法違紀,道德敗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惡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天運篇》。故事中,莊子講述了一個人通過行善積德,得到了神明的保佑,而另一個人卻因為做了五惡的事情,遭受了神明的懲罰。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遵守道德規范,遠離惡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惡是由“五”和“惡”兩個字組成的,表示五種惡劣的行為或品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做了五惡的事情,現在已經被判刑了。
2. 他的行為違背了道德準則,可以說是五惡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五種惡劣的行為或品德與數字五進行關聯記憶,例如:將盜竊、淫亂、殺人、妄語和妄行與數字五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五德(指仁、義、禮、智、信五種美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偷了同學的鉛筆盒,是個五惡之人。
2. 初中生:這個人說謊、打架、偷東西,真是五惡之徒。
3. 高中生:他殺人、搶劫,是個十足的五惡之徒。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老板貪污受賄,可算得上是五惡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