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援鱉失龜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biē shī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幫助別人卻自己反而吃虧,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援鱉失龜這個成語中的“援鱉”指的是幫助別人找回丟失的烏龜,而“失龜”則是自己的烏龜也丟了。這個成語比喻為了幫助別人而自己反而受到損失,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幫助別人卻自己反而吃虧的情況。比如,你借給朋友一筆錢,結果朋友卻不還錢,你就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有兩個人同時丟失了烏龜,他們互相幫助尋找。最后,其中一個人找到了另一個人的烏龜,而自己的烏龜卻找不到了。這個故事就是援鱉失龜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援鱉失龜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幫助他找回了丟失的手機,卻在過程中丟失了自己的錢包,真是援鱉失龜。
2. 他為了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卻自己陷入了困境,真是援鱉失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援鱉失龜”想象成一個人幫助別人找回了烏龜,卻自己的烏龜也丟了。這樣的情景很容易讓人記憶深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以怨報德”、“弄巧成拙”等,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幫助同學找回了丟失的鉛筆盒,結果自己的作業本也丟了,真是援鱉失龜。
2. 初中生:他為了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卻自己的考試成績也下降了,真是援鱉失龜。
3. 高中生:她為了幫助朋友應付考試,卻自己的考試成績也受到了影響,真是援鱉失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