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氈
成語(Idiom):吞氈(tūn zhān)
發音(Pronunciation):tūn z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吞噬氈子。比喻貪得無厭,不知滿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吞氈的“氈”指的是毛氈,是一種毛織品。成語中的“吞氈”意味著貪婪地吞噬氈子,比喻人貪得無厭,永遠不滿足。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對于物質財富的貪欲和不知足的心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于物質財富的貪婪和不滿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貪圖享受、不知滿足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有這樣一個故事:王莽當政時,曾經有一位名叫公孫述的人,他貪婪地吞氈,不知足。后來,公孫述的兒子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吞氈是為了讓人們知道貪得無厭的后果。”因此,人們用“吞氈”來形容那些貪得無厭、不知足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吞氈的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
2. 這個公司的老板吞氈,不管賺了多少錢都不滿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貪婪地吞食氈子,而氈子是無法消化的,所以“吞氈”意味著貪得無厭、不知滿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貪得無厭”、“不知足”等,來進一步理解和豐富對于“吞氈”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吞氈了,又吃了一塊蛋糕。
2. 初中生:這個人真是吞氈,永遠不會滿足。
3. 高中生:她吞氈的欲望無法滿足,總是追求更多的財富。
4. 大學生:吞氈的人最終會陷入貪婪的泥沼,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