賚給
成語(Idiom):賚給(lài gěi)
發音(Pronunciation):lài g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慷慨地給予他人物品或幫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賚給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慷慨地給予他人物品或幫助。這個成語強調了慷慨的態度和大方的行為,表示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賚給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慈善事業中慷慨地捐贈財物,或者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慷慨地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人成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賚給這個成語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惟賚給之,以為不吾惠也。”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的左傳,講述了楚國國君惠王要向齊國求援,但齊國國君不愿意幫助楚國。然而,齊國的大夫孟嘗君卻慷慨地給予了楚國幫助,將糧食和軍隊贈送給楚國。因此,賚給成為了形容慷慨幫助他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賚給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賚”(lài)是形容詞,表示慷慨;第二個字“給”(gěi)是動詞,表示給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賚給了貧困學生一筆獎學金,讓他們能夠繼續上學。
2. 公司老板賚給了員工一筆額外的獎金,以表彰他們的辛勤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慷慨”、“幫助”等詞語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聯想圖像。可以想象一個人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給予他人物品或幫助的場景。這樣的聯想圖像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慷慨和幫助相關的成語,如“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等。同時,也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慈善事業和公益活動的知識,以增加對賚給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賚給了我一本新的繪本,讓我更好地學習閱讀。
2. 初中生:我們班的同學經常賚給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一些學習用品和書籍。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有能力賚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志愿者,我經常參與賚給貧困地區的學生一些教育資源和關愛。
5. 成年人:我希望能夠賚給我的父母一些財物,以回報他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