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動
成語(Idiom):抖動(dǒu dòng)
發音(Pronunciation):dǒu d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物體或人身體顫動、搖晃的動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物體或人因受到外力或內部原因而產生顫動、搖晃的動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物體或人在受到驚嚇、害怕、震驚、緊張等情緒或外力刺激時出現的顫動、搖晃的情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抖動”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它是根據物體或人的顫動、搖晃動作而形成的,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因此成為了一個形容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突然的巨響,整個人都抖動了一下。
2. 小狗害怕地抖動著尾巴,躲在主人的腳邊。
3. 她的聲音抖動著,透露出內心的緊張和不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關鍵詞聯想法:將“抖動”與“顫動、搖晃”的意思進行聯想,形象地想象物體或人因受到驚嚇或緊張而抖動的情景,加深記憶。
2. 制作關鍵詞卡片:將成語“抖動”和相關的例句寫在卡片上,通過反復閱讀和復習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抖動”相關的成語,如“心驚肉跳”、“驚慌失措”等,擴大詞匯量,豐富表達方式。
2. 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故事或新聞報道,了解成語在實際語境中的應用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小朋友看到大狗突然沖過來,嚇得抖動了一下。
2. 小學生(7-12歲):考試前,同學們都抖動著手,緊張地等待著考試開始。
3. 中學生(13-18歲):演講比賽開始前,舞臺上的選手們抖動著聲音,卻依然堅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4. 大學生及成年人: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即使心情平靜的人也會不由自主地抖動一下,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