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口〉水坑。
(2) (名)〈口〉指浴池。
(3) (名)〈口〉指舞池。
(4) (名)〈口〉舊指劇場正廳的前部。
[構成]
附加式
詳細解釋
◎ 池子 chízi
(1) [pond]∶蓄水池
(2) [pool]∶指浴室的大浴池
(1).池塘。《水滸傳》第七回:“你且去菜園池子里洗了來,和你眾人説話。”《儒林外史》第四十回:“一個極寬的金魚池,池子旁邊,都是硃紅欄桿,夾著一帶走廊。” 茅盾 《子夜》二:“ 張素素 和 林佩珊 的笑聲從池子右首的密樹中傳來,一點一點的近了。”
(2).舊時指劇場正廳的前部。《文明小史》第十八回:“ 姚文通 四下一瞧,池子里看戲的人,一層一層的都塞的實實足足。”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戲票在前三天已經賣光。池子第四五排全留給 日本 人。”
(3).指寺廟中燒香的香池。《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 安老爺 ﹞只見殿前放著個大香爐,又砌著個大香池子……那些燒香的只在當院里點著香,舉著磕頭;磕完了頭,便把那香撂在池子里。”
(4).指浴池。
(5).指舞池。
成語(Idiom):池子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壞事情發生的地方或源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池子”源自于漢代的一個故事。據說,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名叫李斯的大臣,他在朝廷中非常得寵,但他野心勃勃,心機深沉,經常搞陰謀詭計。有一天,李斯發現皇帝對他的信任開始動搖,便想出了一個計策,利用其他大臣的失誤來轉移皇帝的注意力。他在朝廷上故意犯了一個錯誤,引起了皇帝的憤怒,皇帝要將他處死。然而,李斯卻找到了一個池子,將自己的頭埋進去,只露出一點點頭發,假裝已經死了。皇帝見狀后,以為李斯已經自殺,于是對他的怒火消散了。從此以后,人們就用“池子”來形容壞事情發生的地方或源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事情的壞處,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壞心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代李斯的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池子”的結構是“池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就是一個池子,充滿了內斗和勾心斗角。
2. 這個地方簡直就是一個污水池子,到處都是垃圾和臭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池子”與壞事情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污濁的池子里充滿了爛東西,用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池子”相關的成語,如“池魚之殃”、“池鳥之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那個同學,他總是在課堂上制造麻煩,真是個壞池子。
2. 初中生:這個社交平臺上充斥著各種謠言和負能量,真是個壞池子。
3. 高中生: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讓整個社會變成了一個污染嚴重的池子。
4. 大學生:這個行業充斥著各種假貨和欺詐行為,真是個黑暗的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