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木
基本解釋
叢生的樹木。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素水盈沼,叢木成林?!?/p>
成語(Idiom):叢木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眾多的樹木密集生長在一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叢木是指樹木茂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密集的森林。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樹木繁茂、叢生,數量眾多,密度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群、事物等的密集程度很高,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的景象或者某個時刻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叢木有枯者,莫之知也。”在古代,叢木是指樹木茂密的森林,如果有一棵樹木枯死了,很難被人察覺到。后來,這個成語逐漸引申為形容事物眾多、密集,人們用它來形容各種各樣的場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叢木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叢”和“木”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森林里的叢木如此茂密,幾乎看不到天空。
2. 人山人海,叢木般的人群擠滿了廣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叢木”與“樹木茂密”聯系起來,想象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樹木叢生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與森林、樹木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茂盛”、“參天大樹”等。
2. 學習有關自然環境保護的知識,了解森林的重要性和保護森林的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森林里的叢木給動物提供了安全的棲息地。
2. 初中生:周末我喜歡去郊區的公園,那里有很多叢木,空氣也很清新。
3. 高中生:這座城市的人口非常多,人群如同叢木一樣密集。
4. 大學生:這個商場里的人真是多,叢木般的人群擠得我都透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