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
基本解釋
◎ 云霄 yúnxiāo
(1) [the skies]∶云塊飄浮的高空
三三兩兩的鳴鳥沖向云霄
哭聲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車行》
上干云霄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the skies]∶舊時比喻極高的地位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the skies
詳細解釋
(1).天際,高空。《西京雜記》卷一:“齊首高唱,聲徹云霄。”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三:“我初辭家從軍僑,榮志溢氣干云霄。”《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歌聲縹緲,直入云霄。” 瞿秋白 《文藝雜著·那個城》:“那個城呢……高入云霄,接近那光華的太陽。”
(2).泛指高遠,深厚。 唐 武元衡 《夜坐聞語寄嚴十少府》詩:“多負云霄志,生涯歲序侵。” 清 孫枝蔚 《再至海陵訪州守田雪龕》詩:“不重云霄義,那能來往頻。”
(3).喻指高位。 晉 陸云 《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明明皇儲,叡哲時招。奮厥河滸,矯足云霄。” 唐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詩:“云霄今已逼,臺袞更誰親?”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你只説秀才無路上云霄,卻不道文官把筆平天下。”
成語(Idiom):云霄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聳入云的山峰,也用來形容極高的境界或遠大的抱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指高聳入云的山峰。在引申意義上,云霄也用來形容人的境界或抱負極高,超越常人。這個成語寄托了人們對追求卓越、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霄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們的抱負、理想或追求極高的目標。它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志向高遠,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品質或水平極高。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運動員的追求卓越的精神,或者用來形容一部電影的制作水平極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云霄這個成語的具體起源尚無明確的記載。根據一些文獻記載,云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人的詩歌中,用來形容高聳入云的山峰。隨著時間的推移,云霄的含義逐漸引申為追求卓越和追求更高境界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云”表示高聳入云的意思,“霄”表示天空。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高聳入云的山峰的景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抱負高遠,志向云霄。
2. 這座電影作品在制作水平上達到了云霄的高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云霄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高聳入云的山峰上,俯瞰整個世界,感受到追求卓越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激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更多關于云霄的詩詞和故事來深入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也可以學習其他與追求卓越和追求更高境界相關的成語,如“壯志凌云”、“志存高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個能夠觸摸到云霄的飛行員。
2. 初中生:我希望通過努力學習,將來能夠達到云霄的高度。
3. 高中生: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云霄般的貢獻。
4. 大學生:我希望通過創業,將來能夠創造出一家在行業中達到云霄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