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
基本解釋
(1).古代八種烹飪法。《周禮·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鄭玄 注:“珍,謂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漬、熬、肝膋也。” 宋 呂希哲 《侍講日記》:“八珍者,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擣珍也,漬也,熬也,糝也,肝膋也。先儒不數糝而分炮豚羊為二,皆非也。”后以指八種珍貴食品。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續演雅發揮》:“所謂八珍,則醍醐、麆沆、野駝蹄、鹿唇、駝乳糜、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俗以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為八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續演雅發揮》:“所謂八珍,則醍醐、麆沆、野駝蹄、鹿唇、駝乳糜、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俗以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為八珍。
(2).泛指珍饈美味。《三國志·魏志·衛覬傳》:“飲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唐 杜甫 《麗人行》:“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宋 陸游 《東堂睡起》詩:“若論胸中淡無事,八珍何得望藜羹。”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是故甲愿八珍而乙不得藜藿焉。”
英文翻譯
1.【醫】eight dainties
成語(Idiom):八珍
發音(Pronunciation):bā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八種珍貴的東西,指珍貴的物品或美味的食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珍是由“八”和“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八代表多,珍代表珍貴的物品。八珍指的是珍貴的物品或美味的食物。使用八珍形容物品時,通常是指非常珍貴、難得一見的物品。而使用八珍形容食物時,通常是指非常美味、珍貴的食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珍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珍貴的物品或美味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一些非常稀有、非常昂貴的物品,比如珍貴的寶石、古董等。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非常美味的食物,比如高級餐廳的菜肴、特別的美食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珍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書中。這篇文章描寫了莊子與一個農夫的對話。農夫向莊子展示了一只非常珍貴的玉杯,莊子回答說:“八珍我見過了,我現在正在觀賞九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八珍雖然珍貴,但還有更加珍貴的物品存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博物館展示了許多八珍,非常值得一看。
2. 祖母做的晚餐真是八珍中的八珍,我吃得非常滿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八珍”與珍藏的寶物或美味的食物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珍貴物品和美食相關的成語,如“珍饈美味”、“珍珠滿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家里有一些八珍,是我爺爺留給我的寶物。
初中生:這家餐館的菜肴真是八珍中的八珍,非常好吃。
高中生:這個博物館里展示的八珍價值連城,非常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