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民
成語(Idiom):裸民 (luǒ mín)
發音(Pronunciation):luo2 min2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任何保護或防備的人,暴露在危險或困境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裸民一詞由“裸露”和“人民”組成。裸露表示沒有遮蓋或保護,人民指的是普通民眾。裸民形容那些沒有任何保護或防備的人,他們處于危險或困境中,毫無自我保護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裸民常用于描述那些因缺乏保護或防備而處于危險境地的人。比如,一個沒有任何法律保護的弱勢群體可能被稱為裸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裸民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富人因為貪婪而被財產霸占,最終變得一無所有,成為裸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裸民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弱勢群體被稱為社會的裸民,他們缺乏法律保護。
2. 在這個困境中,我們是裸民,沒有任何幫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裸民”與裸露和人民的意思相結合來記憶。想象一個沒有遮蓋的人民群體,暴露在危險中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弱勢群體以及社會保護政策,以加深對裸民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在自然災害中,那些沒有房子的人成了裸民。
2. 中學生(13-18歲):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法律保護來保護裸民的權益。
3. 大學生(19歲以上):裸民問題是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