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讀
基本解釋
學習誦讀。語出《公羊傳·定公元年》:“ 定哀 多微辭,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則未知己之有罪焉耳。” 何休 注:“讀謂經,傳謂訓詁。”《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弘農 董遇 等亦歷注經傳”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董遇 ﹞采稆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閒習讀。”《太平廣記》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異志·楊真伯》:“中秋夜習讀次,可二更已來,忽有人扣學窗牖間, 真伯 滛於典籍不知也。”
成語(Idiom):習讀(xí dú)
發(fā)音(Pronunciation):xí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學習讀書的習慣和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習讀是指通過長期的學習和閱讀,培養(yǎng)出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扎實的閱讀能力。它強調了學習和閱讀的重要性,以及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習讀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對于學習和閱讀的態(tài)度和能力。可以用于學生討論學習方法和閱讀習慣的場合,也可以用于鼓勵他人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習讀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漢語中的常用詞匯組合而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習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形式上屬于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每天習讀的好習慣。
2. 習讀是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習讀與學習和閱讀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將其與自己的學習經歷進行聯(lián)想,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的讀書習慣和閱讀方法,了解其他與學習和閱讀相關的成語,擴大自己的漢語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每天晚上我都會堅持習讀,提高我的閱讀能力。
2. 初中生:習讀是我進步的關鍵,我會堅持不懈地學習和閱讀。
3. 高中生:我希望通過習讀,提高我的學術水平,為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