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陀碑
基本解釋
指 北齊 王屮 所著《頭陀寺碑文》。 明 高啟 《獨游云巖寄周砥》詩:“雨餘煙中落日下,曳杖往讀《頭陀碑》。” 金檀 注引《姓氏英賢錄》:“ 王屮 ,字 簡棲 ,有學業,為《頭陀寺碑文》,文詞巧麗,為世所重。”
成語(Idiom):頭陀碑 (tóu tuó bēi)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tuó b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死后留下的名譽或事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頭陀碑是由佛教用語演變而來的成語,原指在佛教寺廟里供奉的僧人頭陀的碑刻。后來,這個詞語引申為指人死后留下的名譽或事跡的紀念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死后留下的卓越成就或令人難忘的事跡。可以用來表達對英雄、偉人或者英勇犧牲者的敬意和紀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頭陀碑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在小說中,賈政為了紀念已故的賈母,親自撰寫了一塊頭陀碑,以表達對賈母的深深懷念和敬意。這個故事使得頭陀碑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頭陀和碑,頭陀指僧人,碑指紀念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貢獻將被銘記在史冊上,他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的頭陀碑。
2. 這座博物館是為了紀念那位偉大的科學家而建造的,它是對他的頭陀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頭陀碑”與“留名留事”聯系起來記憶,表示人死后留下的名譽或事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紀念碑的知識,進一步了解頭陀碑的歷史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留下自己的頭陀碑,為社會做出貢獻。
2. 初中生:那位科學家的頭陀碑將激勵更多的年輕人追求科學事業。
3. 高中生:這本書是留給我們后代的頭陀碑,讓他們了解我們的文化和歷史。
4. 大學生:他的頭陀碑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他的成就將激勵后人不斷追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