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
成語(Idiom):均衡(jūn héng)
發音(Pronunciation):jūn 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衡、公正、平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各方面的力量、條件等相互補充、相互制約,使整體保持平衡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事物各個方面平衡、公正、平等的狀態或要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均衡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原句為“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有一句話可以概括人生嗎?”孔子回答:“可以。朝早聽到了道理,晚上就死了,這樣的人生就足夠了?!边@句話的意思是人生應當追求道德和智慧,而不是追求享樂和名利。后來,人們將“朝聞道,夕死可矣”簡化為“均衡”,用來表示追求平衡和公正的生活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方案在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了均衡。
2. 在團隊中,每個人的貢獻都很均衡,沒有人吃虧。
3. 只有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平衡”這個詞進行關聯記憶。想象一個平衡的天平,兩邊的力量相等,保持平衡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均衡”相關的成語,如“不均衡”、“均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保持作業和玩耍的時間均衡。
初中生:我們班的學習氛圍很好,每個學生的成績都很均衡。
高中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發展,保持均衡。
大學生:大學生活要注重學習和社交的均衡,不能只顧一方而忽視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