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菘
成語(Idiom):晚菘(wǎn sōng)
發音(Pronunciation):wǎn s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遲到或晚到的客人,也比喻事情發生得太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晚菘這個成語由“晚”和“菘”兩個字組成。晚指時間晚,遲到;菘指茄子。成語中的“菘”原指茄子,因為茄子是夏天的一種蔬菜,而晚菘的意思是夏天的茄子晚熟,所以用來比喻遲到的人或事情發生得太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晚菘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遲到的客人,或者用來形容某件事情發生得太晚,錯過了合適的時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晚菘的故事起源于《晉書·卷五十五·劉康傳》。劉康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非常喜歡吃茄子。有一天,他在宴會上等待客人,可是客人卻遲遲不到。他等得很著急,于是就對身邊的人說:“這些茄子都熟了,還沒人來吃。”后來人們就用“晚菘”來形容遲到的客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晚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今天晚菘了,比約定的時間遲到了一個小時。
2. 這個項目已經晚菘了,錯過了市場的黃金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晚菘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下夏天的茄子晚熟,遲遲不到熟透的狀態,就像遲到的人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遲到”、“錯過時機”等與時間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今天晚菘了,老師生氣了。
2. 初中生:我每天都害怕晚菘上學,怕被老師批評。
3. 高中生:他晚菘了面試,錯過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4. 大學生:我昨天晚菘了課,錯過了重要的講座。
5. 成年人:我晚菘了朋友的婚禮,感到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