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硬
基本解釋
(1).指牲口年齡較小、較壯的。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四折:“騎一匹龍駒,暢好口硬,恰便似馱張紙,不恁般輕。”
(2).說話口氣堅決。《新華半月刊》1958年第21期:“直到今春精神狀態還未恢復,推廣雙季稻仍是口硬心軟,不夠堅決。”
成語(Idiom):口硬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y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堅決、不講理,不肯認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硬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爭論或爭吵時,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肯屈服,不愿意承認錯誤。這種人往往固執己見,不愿意聽取他人的意見,而且常常以強硬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硬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固執己見、不愿意妥協的人。它可以用來描述爭論或爭吵時,某個人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管別人怎么說都不肯改變立場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口硬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口硬這個成語的意思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種爭論方式。在古代,有時人們會進行辯論或爭吵,而當時的辯論方式非常激烈,雙方都不肯妥協。這種情況下,雙方會用盡一切方法來堅持自己的觀點,甚至不惜口頭攻擊對方。因此,口硬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口硬由“口”和“硬”兩個字組成。其中,“口”表示說話的行為,“硬”表示堅定、不屈服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是那種口硬到底的人,不管別人怎么勸說,他都不會改變主意。
2. 我們之間發生了爭執,他非常口硬,不愿意讓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口硬這個成語,可以將其與堅硬的物體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嘴巴非常堅硬,不管別人怎么勸說,都不會改變立場。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口硬這個成語,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鐵口直斷”、“固執己見”等,它們都與堅持自己觀點、不愿意妥協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他是一個非常口硬的人,不管別人怎么說,他都不肯聽。
-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的答案錯了,但他還是口硬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 高中生:他在班級辯論比賽中表現得非常口硬,不管對方怎么反駁,他都不肯退讓。
- 大學生:在團隊討論中,他總是口硬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