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屨往還
成語(Idiom):杖屨往還 (zhàng jù wǎng huán)
發音(Pronunciation):zhàng jù wǎng 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學者往來于書齋和庭院之間,讀書學習和散步休息的習慣。比喻學者專心致志地學習研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杖屨,古代學者讀書時所穿的屨子,用手扶著拐杖;往還,來回走動。成語“杖屨往還”形容古代學者在書齋和庭院之間來回走動,一邊讀書學習,一邊散步休息。這個成語比喻學者專心致志地學習研究,不分晝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學者專心致志地學習研究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努力學習、專注工作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描述了東漢末年的學者馬援。馬援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學者,他在學術上非常勤奮,白天讀書,晚上散步,一直保持著這種杖屨往還的生活方式。后來,人們用“杖屨往還”來形容學者專心致志地學習研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狀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都在圖書館里杖屨往還,一心致力于研究。
2. 這位科學家杖屨往還,日夜不停地進行實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這個成語:
將“杖屨往還”拆分成三個詞語記憶,然后聯想成一個學者在圖書館和庭院之間來回走動的場景。想象他一邊讀書學習,一邊散步休息,專心致志地進行研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學習相關的成語,例如“躬行實踐”、“勤學苦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在家里杖屨往還,一邊寫作業,一邊休息。
2. 初中生:他為了考試杖屨往還,從早到晚都在圖書館里學習。
3. 高中生:大學入學考試臨近,他每天都在杖屨往還,全身心備戰。
4. 大學生:研究生階段,他杖屨往還,一邊進行實驗研究,一邊撰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