罥罣
成語(Idiom):罥罣(juàn guǎ)
發音(Pronunciation):juàn gu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陷入困境或險境,難以擺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罥罣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罥”意為陷入,陷入困境;“罣”意為陷阱,陷入險境。罥罣形容人陷入困境或險境,難以擺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陷入困境、陷入險境,無法逃脫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在學業、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難時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因為貪圖便宜而被奸人設下的圈套所陷。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陷入困境、陷入險境,難以擺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貪圖小便宜而被騙,陷入了罥罣之中。
2. 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免得陷入罥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圈套”和“困境”兩個詞的結合,表示一個人陷入了圈套所帶來的困境。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被奸人設下的圈套所困住,無法逃脫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如“陷阱”、“陷入困境”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明因為不好好學習,陷入了罥罣。
2. 初中生(13-15歲):他因為玩游戲而放棄了學習,陷入了罥罣之中。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前他沒有好好復習,結果陷入了罥罣。
4. 大學生(19-22歲):他因為追求刺激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最終陷入了罥罣。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因為貪圖利益而走上了不歸路,陷入了罥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