羉罿
成語(Idiom):羉罿(lún chū)
發音(Pronunciation):lún c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們互相批評、攻擊、詆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羉罿,本指在圍獵時將野獸驅趕至羅網之中,后引申為互相指責、攻擊、詆毀。形容人們彼此攻擊、互相詆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之間相互攻擊、批評、詆毀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惡劣的競爭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人間訓》:“羉罿之中,相攻而食也。”這句話意味著在羅網之中的野獸互相攻擊,爭奪食物。后來,人們引申為比喻人們互相攻擊、批評、詆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明顯的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互相羉罿,沒有團結的力量。
2.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里,很多公司都存在互相羉罿的現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羉罿”拆分為“羉”和“罿”,并結合含義進行記憶。例如,“羉”可以聯想到“圍獵”,而“罿”可以聯想到“羅網”。將兩者結合,形成一個意象,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互相攻擊”的成語“爾虞我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之間互相羉罿,沒有友好的交流。
2. 初中生(13-15歲):班級里的同學經常互相羉罿,導致氣氛緊張。
3. 高中生(16-18歲):在競爭激烈的高考中,同學們之間互相羉罿,希望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
4. 大學生(19-22歲):在實習的過程中,同事之間存在互相羉罿的現象,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職場上,同事之間往往會出現互相羉罿的情況,需要學會處理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