槃散
成語(Idiom):槃散(pán sàn)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s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散落開來,形容原本整體的事物被分散散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槃散是由“槃”和“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槃是古代的一種盛飯的容器,散表示分散、散開。槃散的意思是原本集中的事物被分散開來。比喻原本整體的事物被分散散開,失去了原來的完整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槃散通常用來形容事物散開、分散的情況。可以用在描述物品、人群、隊伍等被分散開的情況下。也可以用來形容原本團結一致、合作默契的集體分崩離析、各自為政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槃散最早出現在《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故事講述了魏公子和他的朋友們在一起吃飯,魏公子為了考驗他們的忠誠和友情,將飯菜裝在一個槃里,然后讓他們各自取飯。結果他的朋友們都抓住了自己的份額,沒有人愿意將食物分給其他人。魏公子看到這個情景,感嘆道:“槃散,君親散離。”意思是槃散了,君臣之間的親密關系也散離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風吹散了花瓣,花園里的花朵槃散了。
2. 團隊的合作精神不夠,一旦遇到困難就容易槃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槃散”與盛飯的容器“槃”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槃里的食物被分散散開的情景,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團結一致”、“分崩離析”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風吹散了花瓣,花園里的花朵槃散了。
2. 初中生:班級集會時,同學們都坐得太散了,感覺像是一個槃散的集體。
3. 高中生:在考試前,同學們都忙著復習,沒有時間交流,整個班級像是槃散了一樣。
4. 大學生:社團活動過后,大家各自回到宿舍,感覺原本團結一致的集體槃散了。
5. 成年人:公司裁員后,原本團結合作的團隊槃散了,大家都開始各自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