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砍
成語(Idiom):披砍(pī kǎn)
發音(Pronunciation):pī k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戰斗中拿起刀劍,勇敢地沖向敵人,毫不畏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披砍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披”和“砍”兩個字組成。披,意為披掛上陣;砍,意為用刀劍砍擊。披砍形容人在戰斗中勇敢地沖向敵人,毫不畏懼,頑強奮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披砍常用于形容戰斗中勇敢無畏的英雄壯舉,也可以用來形容在困難或危險的情況下,勇往直前,毫不退縮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西漢末年,項羽與劉邦爭霸天下。項羽帶領大軍攻打劉邦的軍隊,劉邦的將領韓信在戰場上表現出色,勇猛無敵。項羽派人傳令說:“韓信勇猛,誰能前去與他一戰?”劉邦的將領劉賈聽到后,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與韓信交戰。這時,劉賈的兒子與妻子看到此情景,非常擔心劉賈的安危。劉賈看到他們的擔心,便對他們說:“我此去,就如同披砍一樣。”他的妻子聽后,頓時放下心來,相信劉賈能夠勇猛地戰斗。最終,劉賈果然勇猛地與韓信交戰,最終取得勝利。從此以后,人們用“披砍”來形容勇敢無畏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性成語,由“披”和“砍”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戰場上披砍,勇猛無敵。
2. 面對困難,我們要像披砍一樣,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故事起源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想象劉賈披掛上陣,勇猛地與韓信交戰的情景,加深對“披砍”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奮勇當先”、“舍生忘死”等,進一步豐富對勇敢精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比賽中披砍,勇奪冠軍。
2.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要像披砍一樣,勇往直前。
3. 高中生:他在戰斗中披砍,勇猛無敵。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像披砍一樣,勇往直前,不畏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