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懼
基本解釋
恐懼。 宋 洪邁 《容齋續筆·晉燕用兵》:“ 曹 人兇懼,因其兇而攻之,遂入 曹 。”
恐懼;驚擾不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遷焉, 曹 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杜預 注:“兇兇,恐懼聲。” 楊伯峻 注:“《説文》,‘兇,擾恐也’,則兇懼為同義詞平列,猶今言恐懼也。”《后漢書·耿弇傳》:“既而收首級以示 巨里 城中,城中兇懼, 費敢 悉眾亡歸 張步 。” 宋 蘇軾 《趙清獻公神道碑》:“ 仁宗 晚歲不豫,而太子未定,中外兇懼。”《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盜賊縱橫,人情兇懼。”
成語(Idiom):兇懼(xiōng jù)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恐懼或驚慌失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懼是指人們在面對極端恐懼或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心神不寧,無法冷靜應對。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面對危險或困境時的心理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懼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遇到突發事件、危險或困難時的恐懼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面對陌生環境或不熟悉的事物時的緊張和恐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篇中。文章講述了一個人在夜晚行走時突然聽到了一聲巨響,嚇得他兇懼不已,無法冷靜思考應對。這個故事描繪了人們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恐懼和無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懼是由形容詞“兇”和動詞“懼”組成的。形容詞“兇”表示兇險、惡劣,動詞“懼”表示害怕、恐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突然的爆炸聲,頓時兇懼萬分。
2. 在陌生的環境中,他感到兇懼不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兇懼的發音“xiōng jù”與“兇險”和“恐懼”兩個詞的發音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更多關于兇懼的應用場景和情境。同時,可以學習其他與恐懼和緊張相關的成語,擴展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聽到大聲的雷聲時,我感到兇懼,不敢出門。
2. 初中生:在考試前,我感到兇懼萬分,擔心自己無法應對。
3. 高中生: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感到兇懼和迷茫。
4. 大學生:在面試時,我感到一陣兇懼,但還是努力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