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根
成語(Idiom):重根
發音(Pronunciation):zhòng g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對自己的根基非常重視,不輕易離開原來的家鄉或根據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重根”源自于古代的農耕文化,原指農作物的根系深入土壤,穩固生長。引申為一個人對家鄉、祖國、親人或根本的事物有著深厚的感情,不輕易離開或背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家鄉或根本事物的情感深厚,不愿離開。也可用于比喻一個人有堅定的信仰或忠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重根”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張衡傳》中。故事中,張衡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出生在南陽,但由于南陽地勢低洼,常年水災,于是他決定離開南陽,去尋找一個更好的居住地。然而,當他看到南陽的百姓苦苦耕作,卻從未離開過時,他深感他們對家鄉的深情厚意,于是放棄了離開的念頭,決定留在南陽,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從此,“重根”成為了形容一個人對家鄉的深情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重”表示重視,名詞“根”表示根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重根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念念不忘家鄉的風土人情。
2. 他對于祖國的繁榮發展始終心懷一顆重根之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樹根重”,通過想象一棵樹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土壤中,表示一個人對根基的重視和執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重根”相關的成語,如“根深蒂固”、“根深葉茂”等,來豐富對根基和執著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是一個重根的人,我喜歡我的家鄉,不愿意離開。
2. 初中生(13-15歲):對于我來說,友誼是一種重根,不會輕易改變。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一名學生,我要牢記初心,重根不忘,為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
4. 大學生(19-22歲):我相信只有重根的人才能有堅定的信念,才能走得更遠。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無論身在何處,我都會始終懷有一顆重根之心,永遠牽掛著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