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罌粟殼(yīng sù ké)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sù k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種虛偽的外表,內心卻充滿邪惡和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罌粟殼是指罌粟花的外殼,罌粟花是一種毒品原料。成語“罌粟殼”比喻外表看似美好,實際上卻隱藏著危險、邪惡或虛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表面善良、美好,實際上卻具有不可信任、邪惡或危險的特質。也可用于形容事物外表美好,內里卻隱含著不良的因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罌粟殼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富商為了搶奪一個貧窮人家的財產,裝出外表慈善、仁義的樣子,實際上卻暗中設計陷害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的富商被比喻為罌粟殼,表面上看似善良,實際上卻充滿邪惡和危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罌粟”和“殼”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看起來很善良,但實際上他是個罌粟殼。
2. 這個產品外包裝精美,但是內部質量卻是罌粟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罌粟殼”與虛偽、危險、邪惡等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虛偽、危險、邪惡等相關的成語,如“狼子野心”、“畫餅充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笑容雖然甜美,但是我覺得他是個罌粟殼。
2. 初中生:這個明星看起來很友善,但是我覺得她是個罌粟殼。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表面上聲稱為人民謀福利,實際上卻是個罌粟殼。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廣告宣傳很吸引人,但是產品質量卻是個罌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