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馭
基本解釋
漢 瑯邪 王陽 為 益州 刺史,行至 邛郲 九折阪 ,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因折返。及 王尊 為刺史,“至其阪…… 尊 叱其馭曰:‘驅之! 王陽 為孝子, 王尊 為忠臣。’”見《漢書·王尊傳》。后因以“叱馭”為報效國家,不畏艱險之典。 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下 岷關 而叱馭,寄切全都?!?宋 曾鞏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閣見寄》詩:“叱馭犯冰雪,迴鑣馳九關?!?清 方文 《送萬茂先應征北上》詩:“ 陳君 既叱馭, 劉子 亦彈冠。”
成語(Idiom):叱馭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威嚴的口吻嚴厲斥責和命令,像馭馬一樣驅使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叱馭是由動詞“叱”和動詞“馭”組成的成語。其中,“叱”表示嚴厲斥責或者呵斥,意味著用嚴厲的言辭警告他人;“馭”表示駕馭、驅使或者控制,意味著像馭馬一樣驅使他人。因此,叱馭的含義是以威嚴的口吻嚴厲斥責和命令他人,使他人服從自己的驅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叱馭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有權勢或者有威嚴的人以嚴厲的口吻對他人進行斥責和命令的情景。例如,在軍隊中,指揮官會叱馭士兵執行任務;在學校中,老師會叱馭學生要求他們遵守紀律;在家庭中,父母也會叱馭子女要求他們聽話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叱馭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準書》。相傳,漢朝時期,大臣董仲舒曾對漢武帝說:“君主之道,叱而不爭?!倍偈娴囊馑际?,君主應該以威嚴的口吻命令臣民,而不是爭吵和爭斗。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叱馭”,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成語“叱馭”的結構為“動詞 + 動詞”,其中,“叱”是主動詞,“馭”是被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叱馭學生要求他們安靜聽講。
2. 指揮官叱馭士兵迅速行動,完成任務。
3. 父親叱馭孩子不準亂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叱馭”這個成語:
1. 將“叱”字的形狀與嚴厲的口吻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嚴厲地斥責他人。
2. 將“馭”字的形狀與駕馭馬匹的動作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像馭馬一樣驅使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對“叱馭”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如“叱咤風云”、“馭人如己”等。通過學習這些成語,可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叱馭同學們不要在教室里打鬧。
2. 初中生:父母叱馭我要求我好好學習,不要沉迷于手機游戲。
3. 高中生:領導叱馭我們要按時完成任務,不要拖延時間。
4. 大學生:教授叱馭我們要認真對待學術研究,不要浮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