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戢
成語(Idiom):銜戢(xián jí)
發音(Pronunciation):xián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哀悼、悲痛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銜戢”源自《左傳·襄公十一年》:“昭公戎服而銜戢。”戢,古代帶在腰間的一種武器。銜戢原指帶著武器,表示哀悼戰爭中的死者。后來,銜戢逐漸引申為悲痛、哀悼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逝者的哀悼、悲痛之情。可以用于描述對親友去世、國家英雄逝世等情況下的悲傷和哀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其中的“銜戢”一詞來源于《左傳·襄公十一年》的記載,描述了昭公(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50年)為了哀悼戰爭中的死者而帶著戎服和武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銜和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聽到他的去世消息,大家都感到非常悲痛,紛紛銜戢。
2. 在追悼會上,人們佩戴著銜戢,表達對逝者的哀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銜戢”與“哀痛”聯想起來,因為銜戢意味著哀痛和悲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表達哀悼、悲痛情感的成語,如“泣如雨下”、“悲從中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聽到小狗去世的消息,小明銜戢地說:“它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會想念它的。”
2. 初中生:在紀念碑前,學生們戴著銜戢,默默地向先烈們致敬。
3. 高中生:面對母校校長的離世,全校師生銜戢,心中充滿悲痛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