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飫
成語(Idiom):飽飫(bǎo yù)
發音(Pronunciation):bǎo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飽食、滿足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飽飫是一個形容詞,表示飽食、滿足的樣子。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吃得飽飽的樣子,或者是指滿足于某種物質或精神上的享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飽飫通常用于正式場合或者文學作品中,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宴會上吃得飽飽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滿足于某種享受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飽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抑》中,原文是“飽飫餐飯,疾言不諱”。這句詩歌描繪了一個人吃得飽飽的樣子,但卻說話直率,不諱言不合適的事情。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吃得飽飽的樣子或者是滿足于某種享受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飽飫是一個形容詞成語,由兩個相同的形容詞“飽”和“飫”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宴會上的菜肴豐盛美味,讓人飽飫之余心生滿足。
2. 在經歷了一天的勞累后,他坐在沙發上,感受著飽飫的幸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飽飫與吃飯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吃得飽飽的樣子,然后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如《詩經》、《唐詩宋詞》等,來了解更多使用飽飫的場景和語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寶寶吃完奶后,滿足地躺在媽媽的懷里,一副飽飫的樣子。
2. 初中生(13-15歲):放假時,我能吃到媽媽親手做的美食,真是飽飫享受。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結束后,同學們走出考場,心中充滿了飽飫的喜悅。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食堂里,同學們吃得飽飽的,滿足地笑著交流著。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你全面學習和理解成語“飽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