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迫
成語(Idiom):猝迫(cù pò)
發音(Pronunciation):cù p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突然遇到緊急情況或困境,感到突然壓力很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猝迫一詞由“猝”和“迫”兩個字組成。“猝”表示突然,忽然之意;“迫”表示逼近,壓力之意。猝迫形容的是突然遇到緊急情況或困境,使人感到突然壓力很大,無法應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猝迫一詞常用于描述不可預料的突發事件,或者在緊急情況下感到無所適從、束手無策的狀態。例如,遇到突發的工作任務,時間緊迫,讓人感到猝迫;或者在考試中遇到難題,無法及時解決,也會讓人感到猝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猝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莊子·逍遙游》一書中。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猝然而迫的人。這個人因為突然遇到了一只猛虎,感到非常緊張和恐懼,無法應對,最終被嚇得暈倒。從此,人們用“猝迫”來形容突然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感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猝迫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形容詞“猝”表示突然,形容詞“迫”表示壓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考試中,遇到了一道難題,我感到猝迫,不知道該如何解答。
2. 突然下起了大雨,我身上沒有帶傘,感到非常猝迫。
3. 遇到緊急情況時,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要被猝迫的感覺所左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猝迫”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突然遇到了一個緊急情況,感到無法應對,壓力很大的場景,將這種感受與“猝迫”這個詞語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猝不及防”、“猝然而至”等,來擴展對于突發情況和壓力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課堂上突然被老師提問,感到猝迫,不知道應該怎么回答。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的時候,突然遇到了一道難題,我感到猝迫,不知道該怎么解答。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的壓力,我感到猝迫,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工作中遇到突發事件,我感到猝迫,需要迅速做出決策和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