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發
成語(Idiom):撥發
發音(Pronunciation):bō f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調動、分配(財物、人員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撥發是指根據需要調動和分配財物、人員等資源。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管理者或領導者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資源的合理調配和分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撥發這個成語主要用于描述管理者在組織、企業或團隊中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資源的情境。它可以用于商業管理、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討論和描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撥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盧植傳》中。盧植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擔任官職期間,以其善于調動和分配資源的能力而聞名。據說,他在處理政務時,經常能夠恰到好處地撥發財物,使得各項事務能夠順利進行。因此,人們將他的這種才能形容為“撥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撥發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撥”和“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者需要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來撥發人員和資金。
2. 公司的管理層必須善于撥發資源,以提高工作效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管理者在手中拿著一把筆,不停地撥弄著發絲,表示他在調動和分配資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管理和資源調配的知識,可以學習相關的商業管理、組織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書籍和課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每天都會撥發我們的午餐。
2. 初中生:班主任會根據同學們的情況撥發學習資料。
3. 高中生:學校領導會根據學科特長撥發獎學金。
4. 大學生:學院會根據學生的專業需求撥發實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