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大得人心
發音(Pronunciation):dà dé rén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深得眾人的喜愛和支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眾人中獲得廣泛認可和擁護,因其品德、才能或行為等方面的優秀表現而贏得人們的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舉止或某事物的品質特點等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認同和擁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大得人心”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梁時期的《梁書·文苑傳》中。故事是關于梁武帝蕭衍的兒子蕭方智的。當時,蕭方智年少有為,深得百姓的愛戴和支持,因此被稱為“大得人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和人格魅力使他大得人心。
2. 這位領導在群眾中大得人心,廣受贊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得人心”理解為“大家都愛”的意思,通過聯想來記憶,使其更加容易牢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人心相關的成語,例如“心甘情愿”、“心向往之”等,加深對于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得好,我們都大得老師的心。
2. 初中生:他的演講能夠大得觀眾的心。
3. 高中生:這位校長大得全校師生的心。
4. 大學生:他的理念大得同學們的心。
5. 成年人:這位政治家大得選民的心。
6. 老年人:他的行為舉止大得鄰居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