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
基本解釋
[釋義]
(名)身體受傷的地方,外傷。
[構成]
并列式:創+傷
[例句]
醫治心靈的創傷。(作賓語)
英文翻譯
1.(伴有體表組織破裂的一種損傷; 比喻由某種原因所造成的損害或損傷) wound; trauma; vulnus
詳細解釋
◎ 創傷 chuāngshāng
(1) [wound]∶受傷的地方。比喻遭受的傷害或破壞
(2) [trauma]∶能引起持久病變的身體損傷,或能引起異常情緒的精神上或感情上的打擊
戰爭創傷
(1).傷害。《后漢書·南匈奴傳論》:“於是 匈奴 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讎釁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覘望風塵,云屯鳥散,更相馳突,至於陷潰創傷者,靡歲或寧,而 漢 之塞地晏然矣。” 聞一多 《戰后文藝的道路》:“古代藝術家身體上受創傷,心理上也受創傷。” 何其芳 《巖》:“他乃一無父無母的孩子,就養于其叔父,始而牧豬,繼而放牛,許多無辜的撻責創傷了他的心。”
(2).被刀劍、火器等所損傷。 鄒韜奮 《抗戰以來》二十:“在前線退下的傷兵,如果是由槍打傷的,他們覺得這是光榮的創傷,很高興地對你說明經過的情形。”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的家庭》:“其中有一位 沉洪富 ,便是我的祖父…… 同治 二年,二十六歲又作過 貴州 總督,到后因創傷回到家中,終于在家中死掉了。”
(3).指傷口。 沙汀 《闖關》四:“ 余明 制止住他們的胡鬧;一面走去檢視那個神氣有點凄苦的俘虜的創傷。”
(4).比喻戰亂或自然災害等給國計民生帶來的破壞。 毛澤東 《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慶祝 延安 和 陜甘寧邊區 的人民繼續團結一致,迅速恢復戰爭的創傷,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 袁鷹 《悲歡》:“堅冰已經打破,傳統正在恢復,創傷正在治療,勃勃的生氣又撲面而來。” 青勃 《鎖沙》詩:“這飛沙撲臉的瘠薄的土地,是當年黃水留下的創傷。”
成語(Idiom):創傷(chuāng shāng)
發音(Pronunciation):chuāng s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體或心靈受到的傷害或刺激,造成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創傷一詞可以用來形容身體上的傷害,也可以用來形容心理上的傷害。在身體上,創傷可以是外傷,例如骨折、刀傷等;也可以是內傷,例如疾病、手術等。在心理上,創傷可以是由于遭受到嚴重的打擊、失去親人、經歷災難等引起的精神上的傷害。無論是身體上的創傷還是心理上的創傷,都會給人帶來痛苦和不良后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創傷一詞常用于描述遭受到嚴重傷害或刺激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身體上的創傷,例如:“他在車禍中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也可以用來形容心理上的創傷,例如:“她經歷了一場嚴重的創傷,需要時間來康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創傷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醫學理論。在古代,人們對于身體上的創傷和疾病的認識相對較少,醫學知識也不發達。因此,人們常常將身體上的傷害和痛苦歸結為“創傷”。隨著醫學的發展,對于創傷的理解逐漸深入,創傷一詞也逐漸擴展到心理領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創傷是一個雙音節的詞語,由“創”和“傷”兩個字組成。其中,“創”表示傷害、刺激,而“傷”表示受到傷害、痛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這次事故中受到了嚴重的創傷,需要長時間的康復。
2. 這場戰爭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創傷,需要很長時間來恢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創傷一詞。例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受到創傷后,身體或心靈都受到了傷害,帶來了痛苦和不良后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創痕”、“傷痕累累”等,進一步了解與創傷相關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從滑梯上摔下來,留下了創傷。
2. 初中生(13-15歲):這次地震給受災地區帶來了巨大的創傷。
3. 高中生(16-18歲):她經歷了一場嚴重的車禍,留下了心理上的創傷。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這次戰爭給整個國家帶來了深重的創傷。